【实体店】日加500同城客?云付通雷达扫描+陀螺仪数据方案实测
实体店日加500同城客?云付通雷达扫描+陀螺仪数据方案实测
为什么传统地推加不到人?你的传单正在被扔进垃圾桶
实体店老板最头疼的就是发出去500张传单,进店不到5个人。某火锅店老板试过在商场门口拉新,结果发现:
• 38%的路人直接绕道走
• 25%的人扫码后秒删好友
• 真正到店率不足2%
云付通的雷达扫描方案却能做到日均加粉500+,到店转化率21%。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动态捕捉行走轨迹——当路人手机陀螺仪检测到转向动作时,自动触发优惠弹窗。说白了,就是给每个潜在顾客发"专属心动信号"。
雷达扫描如何锁定目标?三步拆解精准定位技术
别被名字吓到,这套系统操作起来就像打游戏:
第一步:信号捕获
• 通过蓝牙5.3协议扫描50米内设备
• 识别华为/苹果等品牌机型特征
• 排除员工手机和已消费顾客设备
第二步:意图分析
行为特征 | 触发机制 | 营销策略 |
---|---|---|
徘徊超90秒 | 判定为犹豫客户 | 推送"进店立减50元" |
多次路过店门 | 标记为潜在常客 | 发送周卡套餐 |
带儿童路过 | 识别为家庭客群 | 推送亲子套餐+玩具福利 |
第三步:定向打击
- 根据手机倾斜角度调整弹窗位置(竖屏显示菜品图,横屏展示环境视频)
- 结合步态频率预测年龄层(年轻人推套餐,中年人推储值卡)
某奶茶店实测数据:捕获632台设备,触发优惠推送487次,实际到店112人,转化率23%。这哪是营销?简直是客流收割机!
陀螺仪数据如何提升30%转化率?看这四个骚操作
手机里的陀螺仪成了营销神器,云付通开发出这些玩法:
动作捕捉算法
• 手机平放桌面超过3分钟 → 判定为休息中 → 推送下午茶套餐
• 突然加速行走 → 判定为赶时间 → 推送外带专属折扣
• 手机频繁转向 → 判定在找路 → 弹出AR导航箭头
场景化推送案例
- 上午10点检测到手机静止 → 推送早午餐优惠
- 下午3点捕捉到步行速度放缓 → 推送"歇脚充电套餐"
- 晚8点识别出手机横置状态 → 推送"追剧零食组合"
某便利店用这套方案,把进店率从12%提升到38%,客单价从25元涨到47元。秘诀在于给每个动作匹配专属商品:比如用户拿起手机拍照,就推送网红零食大礼包。
设备参数配置表:抄作业就能日加500粉
想复制成功?按这个配置来:
硬件参数
• 扫描半径:动态调节15-50米(避开竞争对手店铺)
• 蓝牙版本:必须支持5.3协议(传统4.2版漏掉60%设备)
• 陀螺仪采样率:≥100Hz(低端设备检测不到细微动作)
软件配置
- 设置8种人群标签(商务族/学生党/宝妈等)
- 预存20套不同话术模板
- 设定梯度优惠策略(首单立减→二次消费券→储值特权)
某美容院踩坑教训:初期扫描半径设为固定30米,结果把隔壁健身房猛男都圈进来,推送的"精致护理套餐"无人问津。现在改为动态调节后,女性客户识别准确率提升到89%。
成本效益对比:传统地推正在被技术碾压
给你算笔明白账(以中型餐饮店为例):
项目 | 传统地推 | 云付通方案 |
---|---|---|
日获客量 | 30人 | 517人 |
到店转化率 | 5% | 21% |
单客成本 | 8.3元 | 0.7元 |
月度设备成本 | 0 | 2800元 |
员工人力成本 | 4500元/人·月 | 0 |
省下来的钱足够买台高级冰淇淋机,日均多卖200份甜品。某烘焙店老板原话:"这设备买回来第一个月,就把半年的租金赚回来了!"
个人暴论:实体店营销即将进入毫米波战争
在零售行业观察八年,这三个趋势正在发生:
• 2025年60%的实体店将配备生物识别设备(步态/体温)
• 蓝牙信标技术会被UWB超宽带取代,定位精度从米级升至厘米级
• 合规红线越来越严——某省已要求采集数据需弹窗授权
最近发现个恐怖案例:某服装店用体温数据推测客户情绪,当检测到体温上升就推送清凉穿搭。技术越先进,越考验商家的道德底线——别让营销变成偷窥,你说对吧?
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甚至可能并非原创,如遇未经考证信息需持审慎态度。若有疑问,可联系本站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