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成都企业必须做网络营销?
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,互联网渗透率高达78%,但仍有大量传统企业未触网。数据显示,2023年成都餐饮、旅游、教育行业的线上订单占比超过线下门店。抓住流量入口就是抓住生存机会——比如春熙路的网红火锅店,通过抖音团购日均引流300+顾客,而隔壁不做线上推广的老店客流量下滑40%。
新手如何选择平台?记住这3个原则
1. 用户在哪,阵地就在哪:
- 年轻群体聚集抖音、小红书(成都18-35岁用户占比62%)
- 中老年客户依赖微信生态(公众号+社群转化率高)
2. 内容形式决定成败:
- 餐饮行业适合短视频展示“锅气腾腾”的现场
- 教育培训更适合长图文解析课程体系
3. 预算有限时聚焦单点突破:
- 5000元以下预算建议主攻1个平台,而非分散投放
500元也能启动的实战技巧
问:没有专业团队怎么办?
答:用“三件套”低成本破局:
- 手机拍摄+剪映剪辑(抖音热门视频70%为手机拍摄)
- 行业长尾词布局(例如“成都少儿编程哪家好”搜索量月均1200次)
- 老客户裂变(1张9.9元体验券带来8个新客案例真实存在)
内容创作的3个爆款公式
1. 痛点+解决方案:
“成都家长最头疼的暑假安排?3步搞定孩子学习与娱乐”
2. 地域化+情绪价值:
“在成都,月薪5000如何活得像个本地人”
3. 对比测试型:
“实测成都5家网红奶茶:XX家的芝士葡萄省下30%糖分”
必须掌握的3个数据工具
- 百度指数(查看“成都装修”“成都宠物医院”等关键词趋势)
- 抖音巨量算数(分析成都本地热门BGM和话题标签)
- 微信指数(监测“成都露营”“成都剧本杀”等周期性波动)
个人观点:成都人“慢生活”的表象下藏着极强的消费活力,网络营销不是硬广轰炸,要像茶馆摆龙门阵一样自然植入品牌。建议新手先做3个月内容沉淀再投流,记住——在成都,能让用户笑着转发的内容,比砸钱买来的曝光更有杀伤力。
网友留言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