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妈呀!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——刚在购物APP搜了奶粉,转头微信就给你推早教广告;注册个网站会员才三天,诈骗电话就能报出你身份证号。今天咱就唠唠这个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,保准你看完就知道怎么治这些信息贩子!
这法到底管啥用?先看这组对比
前天楼下王大爷还问我:“这法律是不是只管大公司啊?我家楼下小超市还让我登记手机号领鸡蛋呢!”
场景 | 受保护情况 | 维权方式 |
---|---|---|
快递单扔垃圾桶 | 快递公司必须隐匿手机号后四位 | 打12305邮政投诉热线 |
房产中介卖客户信息 | 最高罚款100万+吊销执照 | 收集证据向网信办举报 |
小区物业强制刷脸进门 | 业主有权要求提供刷卡替代方案 | 向住建局物业科书面申诉 |
3分钟搞懂你的7大权利
我表妹上个月考公政审,发现某背景调查公司存了她大学恋爱记录,这算不算违法?直接上干货:
- 知情权:企业收集你信息时,必须说清要干啥用(比如APP安装时那个长长的隐私条款)
- 决定权:你可以拒绝人脸识别,要求用身份证核验
- 查阅权:去银行说“我要查2018年至今所有查询过我征信记录的机构”,他们必须10天内给答复
- 复制权:能把你留在平台的数据打包带走,像微信聊天记录导出功能就是为这个设计的
- 删除权:最实用的权利!比如注销账号后,可以要求平台删除所有关联信息
- 解释权:收到垃圾短信时,你有权让发送方说明怎么拿到你号码的
- 诉讼权:去年有个牛人,因为汽车4S店泄露其信息,起诉获赔2.3万精神损失费
企业最怕你这几招
我邻居李婶开了个美容院,最近愁眉苦脸地说:“现在装摄像头都得贴提示牌,会员信息还要买保险柜存着。”其实普通老百姓也能用这几招治他们:
• 三句话吓退信息贩子:
“根据《个信法》第50条,请立即停止处理我的个人信息”
“我已对通话录音,稍后提交至省级网信部门”
“如继续骚扰,将主张每一条垃圾信息索赔1000元”
• 维权成本直降90%的窍门:
别傻乎乎自己起诉!先到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」网站提交举报,去年统计显示83%的投诉能在20天内解决,比打官司快多了。
• 神秘的数字武器:
遇到APP过度索权时,记准这两个号码——
- 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发「个人信息泄露」到12321
- 全国互联网举报平台网址http://www.12377.cn
个人观点时间
说实在的,这法律刚出来那会儿我也犯嘀咕:真能管住那些大厂?直到去年亲眼见个案例——某外卖平台因为把用户饮食偏好卖给保险公司,被罚了全年营收的5%,那可是4.2个亿啊!现在他们宁可多雇20个审核员也不敢乱来。
不过要注意个坑:很多小平台会玩文字游戏。比如你在注册时看到“授权第三方合作伙伴使用”,一定要追问具体是哪家合作伙伴。上周帮我姑处理了个养生馆纠纷,就是抓住他们没明确告知信息接收方,愣是要回了2000块赔偿金。
最后甩个冷知识:2023年修订版新增了「逝者个人信息保护」,家里老人过世后,记得带死亡证明去银行、通讯公司办理信息封存,能避免好多遗产纠纷。这招我给我二舅用过,省了被远房亲戚冒名补办手机卡的闹心事!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