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开头)
老铁们摸着良心说,是不是经常刷到同个视频在腾讯和爱奇艺播放量差十倍?今天咱就扒开裤衩说亮话,看看这两大巨头今年更新的算法到底藏着什么猫腻!听说有团队靠着摸清门道,推广成本直接砍半,这操作可比双十一凑满减刺激多了!
第一回合:基础认知攻坚战
问题1:这俩平台的ASO到底有啥本质区别?
举个栗子你就懂——腾讯视频像精打细算的会计,爱奇艺就是豪横的暴发户。今年腾讯把关键词密度权重从15%降到9%,反倒把用户停留时长的占比提到38%。反观爱奇艺,愣是把"热搜关联"的算法权重翻了倍,这就导致了个怪现象:在腾讯要深耕内容,在爱奇艺得会蹭热点!
问题2:为啥说2025年是成本压降关键年?
去年有个做悬疑短剧的团队,同样的内容在腾讯单集推广费要8千,在爱奇艺只要3千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爱奇艺的完播率反而高出20%!后来发现秘密就在腾讯新推的智能竞价系统,会自动把凌晨时段的CPM价格打七折。
第二回合:实战场景见真章
问题3:怎么判断该主攻哪个平台?
记住这个口诀:"腾讯吃老本,爱奇艺赌新欢"。你要是做《甄嬛传》这种经典剧二创,闭着眼选腾讯准没错。但要是整《中国说唱2025》这种新鲜货,爱奇艺的流量池子能把你喂得饱饱的!
问题4:关键词布局到底怎么玩差异化?
看好了啊!在腾讯得玩关键词套娃,比如"健身教程"要拆成"打工人碎片化燃脂+办公室哑铃平替"。到了爱奇艺就得简单粗暴,直接怼"马甲线速成""七天瘦十斤"这种热搜词。去年有个健身博主两边账号分开运营,推广费省下六位数!
第三回合:避坑指南保命篇
问题5:要是在腾讯用了爱奇艺那套会怎样?
血泪教训来了!上个月有团队把爱奇艺爆款标题《嫂子喊我修水管》照搬到腾讯,结果播放量卡在499死活上不去。后来改成《邻里互助维修指南》,第二天就冲上本地榜前三——腾讯的算法现在跟教导主任似的,稍微带点擦边就给你关小黑屋!
问题6:新算法下哪些钱绝对不能省?
重点记笔记:在腾讯前5秒贴片广告现在是性价比之王,爱奇艺则要死磕弹幕关键词植入。有个做美妆的团队,在爱奇艺视频里让演员故意念错品牌名,引导观众发纠正弹幕,互动率直接干到行业平均值的3倍!
第四回合:神仙打架凡人吃肉
问题7:怎么利用平台互撕薅羊毛?
教你个野路子:用腾讯的长尾词挖掘工具找冷门关键词,转头去爱奇艺买竞价广告!因为两边数据还没完全打通,这么操作能捡漏30%以上的低价流量。有个做影视解说的账号靠这招,单月省下7万推广费!
问题8:要是被限流了怎么起死回生?
记住这个急救包:在腾讯赶紧发正能量关联内容,比如美食号被限流就发《致敬环卫工人爱心餐》;在爱奇艺反而要搞争议性互动,比如故意在评论区@官方账号求审核。这可是某个百万粉账号主酒后吐的真言!
个人观点暴击区
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,现在这两家的算法就像青春期少年——腾讯假装成熟实际闷骚,爱奇艺看着叛逆实则保守。有个做母婴内容的团队,把腾讯当知识库做干货,把爱奇艺当菜市场搞促销,结果GMV同比翻了200%!
不过提醒各位,别光盯着数据魔怔了。我认识个团队同时运营两个平台,天天研究规则走火入魔,最后把内容做得四不像。后来破罐子破摔专注内容质量,反而被两边算法同时推荐——这就叫"有心栽花花不开,无心插柳柳成荫"!
(结尾)
兄弟们看到这应该明白了,2025年的流量游戏就是"在腾讯当三好学生,在爱奇艺做叛逆少年"。赶紧的,把那个在腾讯播放量卡壳的视频搬到爱奇艺,换个劲爆标题试试!指不定明天醒来,你就多了十万播放量呢!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