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你的网站是不是总在第三页?先看这三个硬指标
老话说得好,选SEO公司就跟找对象似的——门当户对很重要。先别急着看广告词吹得多漂亮,得掏出放大镜查查这些硬核指标:
1. 营业执照上的成立时间
别笑!这可是最实在的照妖镜。北京SEO市场每年倒闭的小作坊不下百家,找家成立3年以上的公司,至少说明人家扛过了算法更新的毒打。比如朝阳某公司吹嘘5年经验,结果执照上成立时间才1年半——这操作就跟卖煎饼的说自己百年老字号似的,你品,你细品。
2. 技术团队坐班情况
现在有些公司玩"云办公",客服在北京,技术可能在海南看海呢。去年通州某教育机构就吃了这个亏,遇到百度算法大更新,对方技术团队三天联系不上,眼睁睁看着排名掉出20页开外。建议实地考察时,重点看看工位上有没有挂着"Python全栈工程师"铭牌的真码农。
3. 百度资源平台后台权限
敢把站长工具后台给你看的才是真汉子!海淀某科技公司就靠这招筛选服务商——要求对方当场登录最近三个月的优化案例后台。结果发现某知名公司展示的"日均流量5000+"案例,实际曲线跟过山车似的,最高峰和最低值能差10倍。
二、案例库里的猫腻比簋街小龙虾还多
别被PPT里花花绿绿的案例晃花了眼,得学会这么扒皮式验证:
1. 查域名备案时间
对方吹嘘某个案例优化了半年,结果一查域名备案时间才三个月。这就好比说自家孩子三个月会解微积分,不是天才就是骗子。
2. 搜案例关键词带地域
让对方随便挑个"北京装修SEO案例",现场在百度搜"朝阳区装修公司+他们优化过的长尾词"。要是前五页都找不到,这案例八成是拿全国性词库凑数的。
3. 要原始数据截图
别信那些加工过的曲线图,直接要百度统计的原始访问明细。丰台某餐饮老板就发现,服务商吹嘘的"日均咨询量翻倍",其实是把机器人流量也算进去了。
三、报价单里的文字游戏比相声还精彩
见过最离谱的报价单,光服务项目就列了38项,仔细一看全是"网站体检""关键词筛选"这种基础操作。教你几招拆解话术:
1. 警惕"保证上首页"的赌徒
敢拍胸脯说"100%上首页"的,要么用黑帽SEO在刀尖舔血,要么准备收钱跑路。正规公司只会承诺"核心词进前20名",还得看初始排名和竞争度。
2. 分清"服务费"和"隐形消费"
某昌平企业签了3万/年的合同,结果对方说"外链建设需额外付费""内容更新要单算钱",最后实际支出翻了三倍。现在正规公司都搞全包价,合同里会写明"含50条优质外链/月""每周更新3篇原创"。
3. 测试期比恋爱试用期还重要
千万别上来就签年框!要求1-3个月测试期,重点观察这三个数据:
- 核心词排名波动幅度(正常应该在±5名内)
- 真实流量/虚假流量比例(用百度统计对比第三方数据)
- 咨询转化率(别只看访问量,要看实际留电话的人数)
四、技术手段的黑白之争堪比宫斗剧
现在北京SEO圈流行这么句话:"用白帽的干不过用灰帽的,用灰帽的干不过用黑帽的"。但咱正经企业得记住:
1. 快排工具是饮鸩止渴
有些公司吹嘘"7天快速上首页",用的其实是点击器刷排名。西城某家具城就栽在这上面——确实冲到过"北京家具定制"第二页,结果三个月后被百度永久降权。
2. 新闻源外链已成重灾区
你以为的"权威媒体报道",可能是批量生产的软文垃圾链。现在百度算法能识别出带"XX网""XX在线"后缀的假新闻源,这种外链做得越多死得越快。
3. 原创检测别信工具
有些公司拿"查重率低于10%"忽悠人,其实是用伪原创工具洗稿。真正靠谱的内容团队,会给每个客户配备行业专家+资深编辑,比如做医疗SEO的必须懂临床术语,做法律的得清楚司法解释。
五、售后服务比海底捞还贴心的才是真大佬
签完合同才是考验的开始,得盯着这些服务细节:
1. 突发应对速度
去年百度清风算法4.0半夜更新,朝阳某公司凌晨2点启动应急预案,早上8点就给客户出了调整方案。而某些小作坊三天后才群发通知,黄花菜都凉了。
2. 数据报告的说人话程度
别整那些"TF-IDF值""LSI关键词"的专业术语,好的月报应该长这样:
- 这个月咱们在国贸商圈多抢了3个长尾词
- 海淀客户咨询量比上月涨了40%
- 竞品老王偷偷在做"雄安新区企业建站"这个词
3. 续费期的坦诚度
快到期时要是对方只说好不说坏,赶紧跑!靠谱公司会直言:"您这行业竞争度涨了30%,建议下季度增加20%预算",或者"这几个词做到头了,咱们得换新战场"。
小编观点:要我说啊,在北京选SEO公司就跟炒房似的——别光看表面风光,得扒开墙皮看里面的钢筋水泥。2025年这行情,敢接慢工细活的比吹牛画大饼的靠谱,能给数据权限的比只会做PPT的实在,会劝你稳扎稳打的比承诺一夜暴富的良心。记住,真正的好优化是细水长流,那些拍着胸脯说"三个月干到首页"的,不是骗子就是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。
网友留言(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