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?“签合同前说好保底进首页,结果半年过去连前50名都没进,找对方理论却说‘长尾词也算达标’?” 更气人的是,合同里白纸黑字写着“最终解释权归乙方所有”——今天咱就手把手教小白们,怎么把这份可能坑你几万块的协议,变成保护自己的武器!
一、合同里的文字游戏:三个致命陷阱
先看个真实案例:广州某服装厂老板张总,去年签了份“关键词保底进前10”的协议。结果发现,服务商把“女装批发”拆成“2025女装”“夏季批发”等碎片词充数,实际有效流量几乎为零。划重点:合同必须写明这三点!
-
具体关键词清单(精确到词根+匹配方式)
比如“女装批发”要标注是“广泛匹配”还是“精确匹配”,防止对方用“2025女装批发市场”等长尾词凑 -
排名监测工具
必须指定用Ahrefs、SEMrush等第三方工具,别信对方自建后台的数据——网页5提到某公司用篡改数据骗了8家客户。 -
无效关键词替换机制
比如约定“每月可更换20%未达标关键词”,避免被烂词套牢整年。
对比表:
坑人条款 | 安全条款 |
---|---|
"保证核心词排名" | "保证'女装批发'(精确匹配)前10名" |
"使用乙方监测系统" | "数据以SEMrush每周截图为准" |
"服务期内不可更换关键词" | "每月可申请更换20%未达标词" |
二、费用结构:藏着三把刀
网页7曝光过某合同陷阱——服务商收3万/年,但其中2.4万是“基础维护费”,只有6000元用于实际优化。小白一定要拆解费用构成:
-
人工费vs工具费
要求列明:- 内容创作人员单价(比如80元/篇)
- 外链建设成本(行业协会链接通常200-500元/条)
- 数据分析软件使用费
-
预付款比例
警惕要求付全款50%以上的公司!正规流程应该是:
30%预付款 → 40%中期验收付 → 30%尾款(网页6合同范本提到分期支付最安全) -
隐形收费项
比如“服务器加速费”“安全防护费”,必须在合同里写死“不再产生其他费用”。
自问自答:
Q:如果中途不想合作了能退款吗?
A:看网页7的案例——某合同写着“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款项的50%作为违约金”。所以一定要加上“按实际进度比例退款”条款,比如已执行3个月则扣除3/12总费用。
三、效果承诺:别信“100%”鬼话
网页2曝光的血泪教训:某公司承诺“7天进首页”,结果用群发垃圾外链导致网站被降权。这些红线千万别碰:
-
绝对化用词
- 危险词:“保证第一”“100%生效”“永久有效”
- 安全词:“预计3-6个月”“基于历史数据推测”
-
算法变动免责条款
遇到过这种坑爹条款吗?“因搜索引擎算法调整导致效果下滑,乙方不承担责任”——必须改成“算法更新后10个工作日内提供应对方案”。 -
效果兜底
加一句:“若连续3个月核心词未进前20名,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获赔已支付费用的30%”。
四、保密协议:小心网站被“绑架”
听说过“影子域名”骗局吗?某服务商偷偷注册了客户品牌的.com.cn域名,合作结束后跳转到竞品网站。合同必须写明:
-
权限分级
- 只给子账号权限(不能修改网站核心代码)
- FTP密码每周更新(参考网页6的权限管理条款)
-
数据归属
明确“所有外链、内容版权归甲方所有”,防止服务商把资源转卖给同行。 -
离职员工约束
加一条:“乙方员工离职后2年内不得为甲方竞品提供同类服务”——网页3提到某公司因前员工泄密损失。
五、违约条款:别让自己成冤大头
重点看这三条:
-
延期赔偿
比如“每延迟一天赔付合同总额的0.1%”,防止对方拖延战术。 -
数据造假处罚
参考网页5的案例——约定“如发现刷量行为,三倍赔偿”。 -
纠纷解决地
一定要选自己所在地法院!某北京企业被坑,合同写着“争议在服务商注册地(某偏远县城)解决”,维权成本直接翻倍。
小编观点
干了八年SEO,看过太多小白被合同坑到血本无归。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别怕对方嫌你问题多! 真正靠谱的服务商,巴不得你把网页3里的26个问题全问一遍——这说明你懂行、重视效果。那些一听详细条款就甩脸子的,八成心里有鬼。
下次签合同前,先把这份指南拍对方桌上。要是他额头冒汗、说话结巴…恭喜你,又避开了一个天坑!
网友留言(0)